常常我們都在解釋

解釋自己

也忙著解釋別人

解釋自己倒還情有可原

解釋別人就顯得多餘  也有點愚蠢了

偏偏解釋別人多了  往往會成為專家

記得以前上建築設計課時

同樣的圓形設計

有人是因為喜好

或是

覺得圓的造型能配合整體設計的感覺

所以設計個圓形

解說時  忠於自己想法  並把所想的明確的表達出來

有些人卻完全不同

仍是草圖  就能說到口沫橫飛  天花亂墜

好像這個圓形是經過了千辛萬苦才薈萃而成的

包含了種種抽象的概念

如何與實際相結合得天衣無縫

又有多少建築大師用過相類似的意象………

彷彿與大師同步  自己也跟著水漲船高了

不斷的舉例說明解釋下  大家都被催眠了

平凡的圓成了

了不起  的圓

當然

豐富的肢體語言與嚇死人的詮釋過程  總是能獲得高分

不知道老師是不是看在他表演得相當辛苦的份上而給分

不過  坐在台下的我  再怎麼看

都是一樣的圓

很可笑

真正解釋自己的想法  得不到掌聲

反而運用他人的概念  忙著解釋別人的想法

得到了青睞

有點…………..

仔細想一下  這世界充滿了太多的解釋

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解釋成了存在的必要條件

解釋也許是為了讓別人了解

但是中間卻充滿了吊詭的矛盾

解釋真的是為了還原真實嗎  還是為了  扭曲真實

我們都是運用所具有的知識與判斷來解釋

當然  客觀  合理就容易被接受

但是客觀合理也許是事實  卻不代表真實

為了讓自己接受  也讓別人接受  我們運用了解釋

但是過多的解釋往往混淆了真實  而混淆之後居然變為事實

然後事實躍身一變  偽裝成  真實

很有趣  也很好笑

這樣的情形  在藝文範疇中  尤其常見

評述者引經據典  說得頭頭是道

甚至連作者在創作作品時的心路歷程變化都可以一一詳加描述

真是  厲害到了極點

評述的是古人還好  反正也沒辦法對質

評述的若是現代人  就有兩種狀況了

一種是負面的評價  作者當然會奮身反駁  提出一大堆解釋

若是正面的  可就有趣了

原本沒有這樣的心路歷程與意念變化  卻可能被評述者的言論催眠

覺得  好像是有那麼一些想法  為了充實自己作品的內涵  提升現實價值

久而久之  也就接受了評述者的言論

就算是清醒的知道不是這樣  為了讓作品更具特殊性

大多數的人也不會去反駁評述者的強加解釋吧

反正正面的評述  就讓它順理成章的成立吧

相對的  評述者解析的越詳細也代表了自己非凡的眼力與感受力  專家嘛

殊不知  在許多創作的領域中  變化是存乎一心

是種種學習與心境變化的融合

然後順其自然而產生的

行於所當行  止於所當止  又何須太多的解釋呢

相同的  生活中的一切行為常是如此

別人說好聽的  就算自己未必是如此  也默然接受

別人說難聽的  就算是真的  也要反駁一番

而在一來一往的解釋中

有多少的真實被釋放出來  還是淹沒在口水中

想想

真的了解自己嗎

連自己都未必能真正了解自己

又如何能替別人的一切加上註解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n f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